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以实干担当的精神加压奋进,着力夯实组织基础,以高质量党建为强攻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注入强劲红色引擎,助推我市营商环境评价连续2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狠抓政治建设,筑牢信念之基。一是党建引领把方向。坚持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树新功,通过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悟思想 增信念”,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书记讲党课”“党员讲技能”等理论讲堂,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是党建强基增本领。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实际业务学习深度融合,实行周培训机制,既学党务也学业务,局领导带头“讲业务”,并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国家“行政办事员”考试,实现“全员持证上岗”精进办事专业水平。三是党建赋力争一流。开展窗口选树活动,涌现一批批“党员示范岗”,营造了争做月度“好人”、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秀服务标兵的比学赶超氛围。组织开展市“振兴杯”政务服务职业礼仪竞赛,推选的2人荣获市优秀奖。2022年以来,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工作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上稿221篇。
(二)狠抓审批改革,激发奋进之力。一是党建赋能促改革。大力简程序、缩时限,特色打造市“一照通办”专区,7大行业55个场景让市场主体“证照联办、一照准营、一码亮证”,被推荐为全省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典型案例,获评“特色实践案例奖”。推行“容缺+承诺制审批”“不见面审批”“拿地即开工”等服务,让市场主体轻松上阵。二是党建搭建“连心桥”。通过“进万家门、排千企忧、解百姓难”作风建设大提升、“转作风、树新风、抓落实”等专项行动,完善“一对一”“一对多”“共青共商”恳谈会、“周联系、月走访”等涉企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助发展”企业诉求月、“党员进企业,服务送上门”等活动,搭建起政企沟通“心连心”桥梁,协调解决企业诉求346条。三是党建聚力促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稳经济”及纾困解难的各项惠企政策,制定出台《市有效应对疫情帮助各行各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48条”,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用水用气用电成本,助推水电气30%补贴政策落地实施,惠及180家市场主体。大力推广运用“惠企通”平台,上线119项惠企政策,37个惠企事项通过平台直达企业账户,兑付惠企资金4567万元。
(二)聚焦重点领域。抓实抓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诉求“一线应答”、结果“一键评价”、服务“一张清单”体系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聚焦聚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产业园区转供电治理行动,着力降低企业用能、用地、资金、物流等综合成本,帮助企业轻装前进。要用心用情做好企业服务,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推动企业走访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完善企业诉求“收集、办理、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涉企执法,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三)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处置机制、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提升诉求解决率和企业满意度。强化跟踪问效,适时曝光不履职、不办事、不作为、增加企业负担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要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氛围,弘扬企业家精神,尊重爱护企业家、激励支持企业家,让企业家在新疆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