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多年前,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在红军宣传活动的影响下,在土地革命胜利的鼓舞下,掀起了创作、传唱红色歌谣运动,形成了“红军来了晴了天,红色歌谣万万千”的生动局面。而在这些红色歌谣里无不渗透着井冈山精神。如今,井冈山精神依然有着令人震撼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研读这些红色歌谣,重温历史事迹、领悟井冈山精神,让那动人旋律,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一、重唱红歌,体悟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年代,井冈山军民创作了数以万计的红色歌谣,红军在打仗、训练之余利用歌唱等文艺形式向根据地群众宣传革命道理,鼓动革命情绪。下面,我们共同穿越时空轨迹,重温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
(一)坚定信念——“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革命时期的红色歌谣中,有许多都是表现工农要当红军、要杀敌、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例如:《当兵就要当红军》(又名《红军行军歌》)、《革命歌》、《跟着毛委员》、《铁心当红军》等。其中《当兵就要当红军》最广为流传,最具典型。从音乐学的角度看,这首《当兵就要当红军》采用了进行曲的音乐体裁,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是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常表达集体大众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而此曲正是运用带有进行曲风格的民间音调树立起工农红军的形象,体现坚定信念的决心。直白简练的歌词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热爱和誓死干革命的信念。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有力地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并最终带领人民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的宏伟理想。这种为理想而奋斗奉献的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曾战胜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战场上的英勇杀敌,屠刀下的慷慨就义,困苦环境的斗志旺盛,凭借着坚定信念最终实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目的。
(二)磨砺“断头只当风吹帽”的铁血担当。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闪耀着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真理光辉。坚持实事求是,路线方针政策就能符合客观实际、顺应发展规律,事业就能顺利推进;背离实事求是,事业就会蒙受损失甚至遭到严重挫折。我们要以首创精神啃硬骨头、涉险滩、闯新路,用创新的思想观念想工作、抓工作,打破身边的陈规陋习,主动来一场“头脑风暴”和“思维革命”,认真抓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能力本领。
(三)争当“一轮红日照中天”的时代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抓全面建设,等不到、喊不来,只能创出来、干出来。无论是哪个部门的同志、也无论是什么岗位的人员,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都应视单位建设为己任,把工作岗位作为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舞台,真正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改革发展上,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我们要坚定坚守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在各项工作中敢超越、当标杆,努力做到干一件事情出一个精品,抓一项工作立一个标杆,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这样奋斗的青春才最值得回味、最难以忘记、最绚丽多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