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好2024年度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相关要求,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理论研讨,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并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全方位梳理、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了整改方向。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政治敏锐性欠佳。面对复杂敏感问题,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相关问题,缺乏足够深刻的洞察力与前瞻性,难以精准察觉潜在风险隐患。在网络上出现不当言论时,未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和纠正,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倾向,反映出自身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警惕性不高。二是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存在差距。在落实上级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政策过程中,存在对政策理解不够深入、执行不够到位的情况。比如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时,对部分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考虑不够周全,导致政策落地效果未达预期,未能充分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是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虽能按时参加党内政治生活,但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存在“老好人”思想。批评他人时避重就轻,未能直击问题要害;自我批评时也不够深刻,未能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使得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在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修养有所松懈。随着工作时间增长,偶尔出现精神懈怠、斗志减退的状况,对党的理想信念坚守不够坚定,艰苦奋斗精神有所缺失。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未能充分展现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和斗志。二是纪律意识不够牢固。日常工作中,虽能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但在细节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偶尔出现上班迟到几分钟的情况,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反映出自身纪律意识的淡薄,对纪律的严肃性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有时为赶进度而忽视工作质量的严格把控。开展调研工作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不够,未能充分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困难,致使一些工作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三)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建立健全与企业和群众的沟通联系机制,拓宽沟通渠道,及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重工作实效,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在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并抓好落实。加强对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虚假政绩,不做表面文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企业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严守纪律规矩,做到廉洁自律。加强纪律学习。深入学习党的纪律和规矩,特别是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通过参加廉政教育活动、学习典型案例等方式,时刻警醒自己,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工作在法律和纪律的框架内进行。严格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抵制诱惑,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公私分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从事违法违纪活动。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清正廉洁、光明磊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