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以拳拳之心,为民营经济与民生发展赋能

在2月17日上午,一场意义深远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于北京盛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为新时代新征程中民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照亮了道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迎来了大展宏图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这也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励着我们胸怀报国之志,矢志服务人民,勇担时代使命,以坚定的信仰铸就忠诚,以无私的奉献践行初心,以不懈的奋斗担当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出更为磅礴的力量。

一、筑牢“忠诚之基”,锚定“领航灯塔”,稳健开启新征程。忠诚,是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底色,是连接党和人民的坚固纽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质朴而深刻的话语,道尽了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应满怀创业激情与报国热忱,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心无旁骛地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不移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推动者。回望历史,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扎根于平凡岗位,以真抓实干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心中装着百姓疾苦,手中操持着利民惠民之事,从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奔波忙碌,到抗疫一线的无畏坚守,从偏远山区的教育耕耘,到基层社区的服务奉献,桩桩件件,皆是忠诚为民的生动注脚。在当下,党员干部更应将思想与行动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精准判断上,统一到对经济工作的科学决策部署中。时刻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同频共振,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树牢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豁达胸怀,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用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不朽的丰碑,为民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稳健迈出前行的每一步。

二、秉持“奉献之魂”,践行“民生至上”,稳步踏出坚实步伐。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是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生动体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跃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教育科技蓬勃发展,庞大且高素质的人才与劳动力资源、完善的产业及基础设施体系、潜力无限的超大规模市场,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广阔空间。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党员干部应始终将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勤务员”。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无论是解决就业难题、改善教育医疗条件,还是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都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腻情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用汗水与智慧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异成绩,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激发“担当之力”,磨砺“攻坚利刃”,奋力奔跑逐梦前行。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是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果敢抉择。“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这是对党员干部行为准则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是局部而非整体、暂时而非长期、可克服而非无解的。干部干部,干字为先。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浪潮中,党员干部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在困难和挑战中洞察先机、把握主动,看到光明前景与未来希望。保持发展信心,发扬爱拼会赢的精神,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使命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面对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破解发展难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排忧解难,助力其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奋力奔跑,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时代篇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忠诚为笔、奉献为墨、担当为纸,绘就民营经济繁荣发展与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美好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0

评论0

请先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8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