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关于召开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有关要求和局党组相关工作部署,我紧紧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主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对照“四个带头”,全面深入查摆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逐项明确了下一步整改措施。按照会议安排,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在理论学习层面,尽管积极投身各类学习活动,但系统性学习存在明显短板。例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时,未能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对分级诊疗、医防融合等创新理念领悟浅薄。在规划医院医联体建设时,无法精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方案缺乏深度战略考量,致使合作层次浅、协同效果不佳,凸显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的欠缺。二是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政治站位高度不足。如落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仅机械执行指标要求,未充分结合医院专科优势、区域医疗需求特色,制定针对性提升策略。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指标落实中,未从政治高度理解其对群众健康福祉、社会稳定的深远意义,工作推进盲目,成效未达预期,反映出全局谋划与政治高度融合的缺失。三是维护团结统一方面,虽重视班子团结,但在关键问题处理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力度疲软。曾有我在重大项目决策时独断专行,影响团队协作,我却因顾及情面未及时严正指出,仅委婉提示,未深挖思想根源,致使问题反复出现,损害班子凝聚力与战斗力,暴露出 “好人主义” 的不良倾向。
(二)在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我积极参加党纪学习教育,努力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但对照更高标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一是以学铸魂的效果不够显著。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党性修养的要求领悟不深,学习仅停留在表面。有的我在参加理论学习后,没有将所学内容与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在面对利益诱惑时,思想出现动摇。如在项目招标过程中,个别我面对供应商的不正当利益输送,虽未接受,但内心产生过犹豫,这反映出其党性修养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践行群众路线不够深入。虽然我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参与了 “双报到双服务” 等活动,但在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方面仍存在不足。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时,前期调研不够充分,没有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导致改造方案中的停车位规划不合理,引发居民不满,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三是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在工作中,我过于注重业务工作,对作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情况。对科室和基层站所的作风纪律检查不够频繁和深入,导致一些隐性的 “四风” 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例如,在一些基层站所,存在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游戏、看视频等现象,由于监督不到位,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单位形象。
(二)深耕为民沃土,绘就民生“同心圆”。创新“三线工作法”。在田间地头扎深根,实行“4321”蹲点制(每周4天现场办公、3次夜访农家、2场院坝恳谈、1本民情实录);在急难愁盼处见真章,开展“萤火虫”专项行动,组建“助企纾困”“银发守护”“雏鹰护航”等特色服务队,推行“群众出题、专班破题、纪委督题”解题机制;在长效机制上求突破,构建“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设置“政策温度计”“服务晴雨表”“满意刻度尺”三维指标,让民生答卷写满幸福密码。建立“民生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从需求征集到效果评估形成“听诊-开方-复检”完整链条,确保惠民工程落地生根。
(三)勇于攻坚克难,铸就改革“开山斧”。实施“能力跃升”五大计划。开设“突围者训练营”,设置“风险沙盘推演”“改革情景模拟”“舆情攻防演练”等实战课程;建立“容错纠错”机制2.0版,划定“改革深水区免责清单”,为先行者撑起“政策防护伞”;启动“揭榜挂帅”攻坚行动,设立“数字化转型”“基层治理创新”等十大擂台,通过“赛场选马”锻造先锋劲旅;构建“智库赋能”体系,成立“前沿科技”“社会治理”等专家委员会,为改革注入智慧动能;打造“尖兵成长”计划,实施“上派下挂”“跨界历练”“压担墩苗”组合拳,培育复合型攻坚梯队。建立“改革效能评估”模型,设置“突破性指数”“创新性系数”“可持续性参数”三维坐标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