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提出了“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的明确要求。李強總理多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擺在重要位置”。由此可見,優化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深化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
一、要充分認識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
市場主體是社會财富的創造者,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爲重大工程、戰略性基礎工程。市委書記萬正峰在全市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中也強調,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核心競争力。營商環境的優劣水平決定了生産要素資源的集聚與流向,因此優化營商環境是縣委、縣政府必須扛起的政治責任,抓住營商環境,就是抓住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三是要聚焦企業需求,提高服務水平。切實樹立政府對企業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幫助企業纾困解難,特别是企業在用地、許可、産權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行政審批局作用,不斷加強“放管服效”改革工作力度,着力解決行政審批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方便企業一窗通辦、一網通辦。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爲企業群衆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努力培育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全面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比如說可以設立集法律和維權服務爲一體的企業服務中心,派駐專業法律顧問、企業纾困專員爲企業免費提供法律政策咨詢、法治體檢和合同審查,并按照“13710”工作制度受理解決企業的困難事和煩心事,即時交辦、按期反饋,形成工作閉環、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企業滿意度。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必須以“怎麽重視都不爲過”的鮮明态度,繼續推出一攬子務實舉措,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努力鍛造一流作營造一流環境,爲推動台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源頭活水!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