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提升开放能力重在制度创新

理论文章:提升开放能力重在制度创新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同时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等作出重要部署。需以制度创新提升开放能力,更好凝聚开放共识,形成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合力。

回顾对外开放历程,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特色鲜明、成效卓著,形成以增量带存量、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渐进式开放模式,产生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正向效应。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加速发展。199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606亿美元,攀升到世界第九位。2009年货物进出口规模扩大到2207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我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9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升至12.4%。2024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5.0%。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推进,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话语权增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加快形成。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当前,改革开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数轮侧重点不同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市场开放,成本低、冲击小、相对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领域逐步开放到位。但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如何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等新兴领域怎样创新国际合作方式等新问题上还存在困惑,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仍存在障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成本高企、难度增大等问题还有待解决。从国际环境看,开放发展是世界和时代的主流,但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地缘冲突损害国际分工效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侵蚀现行多边贸易体制以及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成果。新形势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迫切需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以更有效的制度创新,突进“深水区”,推动开放制度体系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5金币(VIP免费),请先
此部分内容为付费内容,支付后可以阅读全文

引领新兴领域的全球治理。面对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可将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的开放合作作为重要抓手,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国有企业、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推动前沿科技、清洁能源等领域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设立和开展,完善气候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扩大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资本、人员交流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创造性提供全球治理公共产品,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验的国际社会共享。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制度创新提升开放能力,还要坚持统筹开放与安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着力完善贸易救济、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以及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不断创新安全保障的政策工具,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0

评论0

请先
党组书记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党组书记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5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