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2025年一季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XXX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法治XX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制发《XX市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XX市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二是确定2025年立法计划项目,提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三是做好备案审查工作。一季度,共审核办结市本级文件9件;向市人大备案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四是加强应诉应议及合法性审查工作。一季度,共代理市政府办理行政应议案件X件、应诉案件X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XX件。形成全市2024年度行政复议典型案例汇编。五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打造“零距离”行政执法监督“岗哨”和“零延迟”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满意度评价工作,在全市设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持续为企业发声,进一步拓宽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六是持续开展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律师事务所认真贯彻落实,统筹推进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共走访企业XX家,为企业解决问题X件。
(二)以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抓手,创新开展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启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社会调查。与XXX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部和XX调查队研究起草《XX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社会调查方案》,从3月17日起联合开展社会调查,精准识别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的薄弱点及结构性特征,为研究制定“九五”普法规划和后两年的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提供可靠依据。开展第九期全省“法律明白人”普法大讲堂培训。
(四)坚持以人为本靶向施力,持续巩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新质效。一是进一步完善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要求,进一步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参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各级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适用法律错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律服务;紧紧围绕法律“七进”,梳理机关、企业、学校等法治工作现状与法律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资源配置和组织架构调配。二是开通“12348”法律服务传呼台。在现有“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增设专门座席,主要为全市未聘请法律顾问的小微企业提供公证、法律咨询等上门服务。三是建立健全法律工作者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新机制。探索建立公证、律师、仲裁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机制,常态化开展行政复议典型案例通报、公证服务进村(社区)、营商环境法律护航和“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等活动。
(五)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人民调解工作的根本标准,推动组织形式创新和队伍素质提升。一是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以XX等20名人民调解员骨干的示范作用,采取开设调解大讲堂、集中授课等方式传授调解经验。二是努力打造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调解工作品牌。鼓励专职人民调解员、退休政法干警等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加强对个人调解室的指导、管理,落实经费保障。计划选树第二批人民调解员骨干20名。三是巩固“大调解”工作格局。加强“四所一庭”联动,进一步完善四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体系建设,运用人民调解专家库、专业法律服务团队等资源就地化解矛盾,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