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公司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国有企业特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凝心铸魂、塑造生态、促进工作“生命线”作用,深入实施政治向心、价值润心、实践齐心“三心工程”,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实施政治“向心”工程,深化思政教育凝聚力。统筹党性教育、理论武装、党员培养“全链条”管理,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领悟力、判断力和执行力,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强根铸魂抓好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开展以对党忠诚为主题的党内政治生活,引导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每月33个党支部组织开展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不断强化“第一身份”“第一职责”意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通过“案为鉴·每周一课”等方式,不断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二是重点选题强化理论学习成效。立足我市电网规模大、蔬菜大棚多的地域特色,和拓展创新“我市模式”的现实需求,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开展1次重点选题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14个领域的重要论述,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形势任务教育29次。聚焦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树立靶向思维,制定重点问题攻坚清单5大项67条,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国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生动实践。三是分层分类提升党员能力素养。根据不同群体制定差异化方案,党组织书记聚焦“能文能武”,统筹开展名师辅导、“书记在现场”专项行动,不断壮大“头雁队伍”。党务人员聚焦“专业专注”,常态化组织党务知识小组互联互学,开展“第一干事”入支帮促检验学习成效。党员聚焦“先锋先行”,紧跟热点难点、紧贴职工特点,开发“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课程,组建公司讲师团,开展巡回宣讲、交叉宣讲、联系点宣讲2000多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职工的能力素养。
(二)实施价值“润心”工程,深化思政教育感染力。用好文化赋能、关心关爱、典型示范三个抓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营造“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的浓厚氛围。一是文化赋能塑造价值观念。打造公司思政教育中心,在各基层供电所、班组打造文化长廊,涵盖党史国史、重要论述、企业文化等内容,让党的创新理论人人可及、时时可感。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四德”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员工文明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丰厚道德底蕴。按照“一支部一特色”,打造“领航”“清风”“工匠”“创新”等文化主题党支部,开展离退休老同志“口述历史”并在新闻媒体连载刊登,提升职工对支部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营造卓越奋斗的文化氛围。二是关心关爱提升企业温度。统筹推进常态调研和专项调研,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全员常态调研,班子成员分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调研,全面了解职工思想状况、及时纾困解压,确保队伍和谐稳定。突出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党支部书记深入职工身边“管闲事、听闲话、操闲心”,通过主题党日“三音盒”分享感动、说出困难、指出困惑,支委成员日常访、专项访、重点访了解支部党员急难愁盼。高标准建成“职工之家”,配套完善公司文体活动中心,深化基层站所标准化配置,不断提升企业温度。三是典型示范带动群体争先。建立先进典型挖掘选树、宣传引领、示范带动闭环管理机制,办好故事分享会、选树文化代言人,开展“我的老班长”“奋斗者正青春”等主题宣传,广泛组织劳模工匠、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进班组、驻现场,与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彩虹志愿服务队获评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利用网站、文化墙、活动室等宣传阵地,积极宣传展示先进典型事迹,加大省市主流媒体宣传力度,持续扩大典型影响力。
(三)加强组织建设。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建十个“3+1”措施,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和模范机关创评,把基层党组织搞坚强,更好发挥政治功能和战斗堡垒作用。
(四)公正选人用人。落实“五让”“四个一律”要求,树立“四重”导向,走实“五个必经程序”,用“十个坚持、十个反对”优化政治生态,打造公道正派、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