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计划安排,今天,我以“党纪教育是什么”为题,上一次党课。前不久,我们组织“正风肃纪、警钟长鸣”警示教育图片展,办公楼大厅摆了两周,无论是集体组织去,还是个人随意看,相信大家看过了、学习了。图片展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板块,每个展板又分基本情况、处理情况、教育启示三个部分,全是案例、图文并茂,警示效果不会差。其实,这次图片展是党纪教育,前期我们各级都搞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讲,也是党纪教育,那么党纪教育是什么?我讲四句话,作一个简要提示。
第一句话,党纪教育就是身份警醒
是人,就得面对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就得面对天地日月、春夏秋冬、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人在各自的世界里,绝对都是主角,每天都在直播。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天起,就在有意识、无意识回答“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道开卷题,也正是在这一人生历程中,有了身份定位、角色划分,以及千差万别的众生相。正如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我小的时候,父母很少让兄弟姐妹闲着,无论男、还是女,无论天晴、还是下雨,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不是干这,就是干那,儿时的记忆就是,活是干不完的,抱怨家长交待的事,真是没完没了,好不容易把这件事刚干完,家长马上就会安排下一件事,决不会让自己闲下来。那个时候,自己多少羡慕那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小孩,基本处在无人管、无人问的状态。现在想来,这可能就是朴素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苗头,尽管这种思想苗头,肯定不对,但被人管久了、管严了、管烦了,如果抵触情绪越来越大、教育引导又跟不上,就很有可能走向无政府主义,甚至成为无政府主义者。小孩子嘛,自己那点小心思,特别是有了牢骚、抱怨,哪能逃过父母的眼睛。父母就给我们讲,那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小孩,是些什么人?!要么是父母早死的人,要么是“有爹娘生、没爹娘养”的人,要么爹娘去世,最大的哥哥或姐姐,还撑不起门面、不能当家理事的人家。你们往往看到的是,他们无人管、无人问的时候;往往羡慕的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你们看见过没有,他们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时候?他们住的虽然在一个屋檐下、还有一个家的样子吗?你们想没想过,他们这样下去,今后长大了、成人了咋办?能撑起门面、当家理事吗?女孩子好说,嫁出去了事,男孩子怎么办,有哪家的姑娘能看上他?家是什么,家就是小的时候有人疼、有人爱,有人管、有人问,活出个人样来、长成个大人来。实事求是讲,一代人总得打上这一代人的烙印,有着这一代人不可替代、难以复制的经历和体验,父母的一些想法和愿望,不一定能跟上趟,也不一定就对。但必须看到,不是自家的孩子,谁会这么用心、这么真心;如果是邻居家的孩子,提醒两句、关心两句,算做善事,能不能听进去,全凭他自己的造化。就像以前有个老领导讲,现在自己在这个位置上,选人、拿预案,一年就那么几次,大量的工作还是管好人、教好人,看到、听到我们干部的一些事情,提醒几句,甚至批评一通,都是本分,职责使然,好听、不好听都得讲,别人想听、不想听都得讲;今后退下来了,听到、看到什么事,讲还是不讲,就看情分了,全凭处得怎样。尽管我们常讲“世上还是好人多”“人心都是肉长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并不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有精力、有心情,去管所谓该管的事。其实,我们党就像一个家、一个革命的大家庭,既然入了党的门,就要成为党的人,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党这个革命大家庭里,既有人疼、有人爱,也有人问、有人管,大家千万不要嫌烦,更不需抱怨,因为这是一种身份象征,是一种政治待遇,如果我们没有共同的政治理想、没有共同的事业基础、没有共同的精神家园,真就不会、也不用多此一举。这种政治身份、政治待遇,“不要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作为中共正式党员,我们都宣过誓,宣誓是资格,是待遇,也是身份确认、身份警醒;我们本人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并在《党费登记本》上签好字,这也是身份确认、身份警醒,党费对于在野党很重要,以此维持基本运转,对于执政党来说,有了执政资源,境况大不一样,为什么还是强调本人交党费、足额交党费、按时交党费,道理就在于此,强调身份确认、身份警醒;我们机关党员每3个月、基层党员每两个月,至少向党支部或党小组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党支部或党小组有统一安排,就按安排办,如果没有安排,或者集体组织汇报有事没参加,党员就要主动向组织汇报,这也是身份确认、身份警醒;这一次选拔提任后,许多新调整到位的干部,重温入党誓词,也是身份确认、身份警醒;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有些内容即使重复参加,也不是坏事,也是在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普通党员,必须按要求参加基层党组织的有关活动,不得无故不参加。党纪教育第一位的是,提醒我们在座各位,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个身份不能忘了、丢了,只能干与这个身份相符的事,至少方向、目标是一致的,与党同心、与党同行,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而不做徒有其名的“挂名”共产党员,让群众指着鼻子、戳着脊梁骨说“这是混进党内的假党员、败类”。党纪教育,第一位要解决的就是,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自己进了组织的门,就要常用党员的样子靠镜子,只有自身腰板硬气,像个党员的样子,才没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也才会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
第二句话,党纪教育就是殷切期盼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对我们这样一个特别重视德行、德治的民族,“修养”这个词,一点也不陌生,本不应当成其为事,但这么些年的变化,越来越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因为修养的核心,是做人,修炼成什么样的人,整个状态由外往内走,而现在人们往往关心的,不一定是做人,而是太想成功了,急于往外绽放,甚至到了过分显摆、盲目攀比。曾经有人问一位哲学家“谁是你的朋友”,这位哲学家回答“另一个自我”。我认为,什么是修养?修养就是学会与自己相处,面对崇高既专注、又执着,面对诱惑不心动、不躁动,很自然地提升自己的境界。大道至简,有修养的人,总能删繁就简、超凡脱俗,不会趋炎附势、左顾右盼。对我们党来说,党纪教育就是党组织,或者一级组织的集体修养、看齐追随。毛主席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什么意思?因为“不大整齐、有偏差”是客观实际,是普遍存在的,就像我们一个单位的党员队伍,高矮胖瘦的都有,个体差异肯定存在,这个必须承认。但是你想要排面协调一致、整齐划一,就必须先下“看齐”的口令。否则,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个高的步子大、个矮的步子小,要么踩到别人,要么被别人踩到,反正会乱、会坏事。看齐才能整齐、出格只会出局,作为党的一级组织,经常开展党纪教育,常态抓看齐,就是让我们这支队伍始终保持革命队伍的样子、修炼革命队伍的里子。党的纪律教育不是一时的,党员纪律意识的养成也不是一时的。翻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这六项纪律,可以说全方位、无死角,从外到里、内外兼修,渗透到每名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达到这样的高标准,非得下苦功夫、长工夫不行。举个例子,抗战爆发后,山西太原友仁中学16岁的女青年刘茜来到延安,先在抗大第15队学习,后被分配在新成立的陕北公学学习,与26岁的抗大三期六队队长黄克功谈起了恋爱。恋爱期间,刘茜发现黄克功有些骄横,他自恃红军出身,参加过井岗山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在四渡赤水和夺取娄山关的战役中立过大功,又当过师宣传科长和团政委,到延安在抗大学习毕业后,就留下来任队长,久而久之产生了骄傲和自负的情绪。刘茜忍受不了黄克功的骄横和霸道,写信婉转表示要终止两人的关系。接到信后,1937年10月的一个黄昏,黄克功约刘茜去延河边谈话,实际上是去摊牌。此时黄克功杀心已起,怀揣着勃朗宁手枪去赴会,结果由于两人谈不到一块,当刘明白无误地表示要与黄断绝恋爱关系后,暮色苍茫中,黄克功一怒之下,拔枪打死了刘茜。黄杀人后,显得非常镇定和从容,他返校洗去身上的血迹,将手枪认真擦拭了一番,然后到校部汇报并向法院自首。这就是当时延安闻名的“黄克功案”。成立才两个月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负责审理这起命案;审判长雷经天,与黄克功一同走过长征路,黄克功还曾救过他的命。10月10日,毛泽东就黄克功逼婚未遂开枪杀人,致信法院院长和审判长雷经天,他说“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但他犯了不可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去党的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和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和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得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和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时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自己行为决定的。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1938年5月,黄克功被开除出党并被依法处决。正如审判黄克功案的公诉人胡耀邦,在抗大校刊《思想战线》发表文章所讲:“必须使我们全党知道,执行纪律也是教育形式的一种,如果我们开除一个坏分子,不但不会使我们的队伍减弱,相反的只有使我们的党,我们的队伍更加强健起来。”毛泽东在抗大还特意作了一场“革命与恋爱”的讲演,提出了革命青年在恋爱时应遵循“三原则”,即革命的原则、不妨碍工作和学习的原则、自愿的原则,要求大家从黄克功案中吸取教训,坚决杜绝类似黄克功案的发生。黄克功案多少年过去了,从党纪国法的视角,可以说无可厚非,但从革命者个人的修养看,会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比如作为“老革命”的军人黄克功,功勋在身, 心胸却如此狭小,心肠又如此歹毒,这是为什么?在革命圣地的月光下、在革命战争中,竟发生这样的惨剧,又是为什么?黄克功在最后的陈述书上,依然不服罪,对死者还怀有仇恨,又是为什么?黄克功案警示我们,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人性得不到提升,思想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纪律观念、法治信仰没有跟上来,某一时刻完全为了自己的私欲、私愤、私利,那是多么可怕!我们入了党,要用一生来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一天也离不开修养。
今天,我用“党纪教育就是身份警醒”“党纪教育就是殷切期盼”“党纪教育就是特别爱护”“党纪教育就是常态修养”这四句话,回答了“党纪教育是什么”。如果真要用一句来概括,我坚信,党纪教育就是让优秀分子更优秀,让更多同志优秀起来。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