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集团奋进文化,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促行,为服务国家产业升级、集团创新能力提升、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以文铸魂,持续夯实思想政治根基。时刻牢记“央企姓党”,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传承实业报国的优良传承,不断凝聚报国奋斗的精神动力。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落实“第一议题”“政治要件”制度,突出党委理论中心组政治学习定位,经常对标对表、时时校准偏差,围绕解决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置议题,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理论武装,推动深化内化转化。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开展企业一切工作的源头活水和逻辑起点,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紧密结合起来,作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从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信仰更加坚定。三是强化思政教育,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传承始于抗战时期、至今85年的科技强国信念,紧密结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寻访公司之根传承创新精神”等党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勇当改革创新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结合上市25周年开展“奋进者之歌”“金陵档案见证–走进公司”等系列宣传活动,总结提炼《创新驱动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企业文化案例,不断增强广大干部员工对集团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坚持以文化人,不断激发创新奋进活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创新奋进、奋勇争先”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公司治理,确保企业管理导向与文化内涵相统一,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将文化导入战略,强化价值引领。坚持文化与战略双轮驱动,确立了“建设行业领先、国际一流、受人尊重的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企业愿景,并进一步演进确立了“推进向智能化、数字化、自主化、国际化转型”“积极向新技术、新专业、新产品、新市场方向拓展”“以创一流为导向,以体制机制调整为着力点,以对标管理提升为支撑,注重向科技型市场化国有企业转变”等的发展战略,并逐步把战略转化为战术、组织和行动,推动企业文化的价值主张一步步成为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二是将文化融入管理,强化方法指引。坚持以集团奋进文化为导向,提炼形成了“创造、担当、搏击”的公司工作法。“勤于创造”是公司的优良传统,敢于向新的行业领域发起挑战,创造一流的业绩,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赢得市场尊重;“责任担当”是公司人的意志品质,人人从岗位做起,担当优质工作的职业责任,进而全面担当公司形象责任;“勇于拼搏”是勇于在市场竞争中向竞争对手拼搏,也勇于向任何困难挑战,不断向新高度挑战,追求卓越冲锋不止。三是将文化植入行为,强化人才保障。坚持将集团奋进文化作为选人用人、育才识才的重要标准,以“求实、创新、团结、奋进”核心价值,营造“先进更前进、中间争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奋进氛围,打造“一产业一带头人、一专业一优质团队”的人才格局,不断增加人才厚度、提升人才高度。注重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突出对基层企业创新驱动考核评价导向,面向科研人员实施多维度正面激励,推行“赛马争先”考核分配机制,引导员工不断在奋斗中奉献、在奋斗中成长。
(二)推动文化融合创新。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提炼文化内核,依托劳模工作室、技能竞赛等载体促进传统文化与数字化转型衔接,运用新媒体矩阵讲好国企改革故事,增强文化传播感染力。
(三)完善文化培育机制。建立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实施"青马工程""师徒传承"等人才工程,健全荣誉激励和关爱帮扶制度,营造尊重创造、团结奋进的干事氛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文化动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