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规定》心得体会:守好清廉本色筑牢振兴根基
近日中央两办发布了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引起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热议和专题学习。这份文件以“严管厚爱”为基调,既为我们基层干部划清了履职红线,又为我们扎根农村、服务群众提供了方向指引。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廉洁履职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乡村振兴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一、以“清醒”为基,让纪律规矩成为履职的“指南针”
新修订的《规定》紧扣新时代农村工作实际,将“微权力”监督作为重点,针对村级事务决策、集体资产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关键领域,提出了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的要求。例如,《规定》明确要求村级重大事项必须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这对我们乡村干部而言既是规范,更是保护。过去,个别村干部因决策不透明导致群众误解甚至矛盾激化,如今通过制度约束,既能防止“一言堂”,又能凝聚干群共识。
一位老支书的话让我铭记于心:“群众喊你一声‘干部’,你就得对得起这两个字的分量。”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三清”:政策解释一口清、村情数据一门清、利益关系一账清;生活中,主动向家人宣讲纪律要求,谢绝一切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宴请。这种自我约束看似不近人情,却让我们在群众中树立了公信力。当村民说“有事找包村干部,我们放心”时,我更加坚信,清廉不是束之高阁的教条,而是融入日常的自觉。
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规定》,既是约束更是关爱,既是标尺更是动力。作为乡镇干部,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始终做到“心中有戒、肩上有责、手中有策”,在严守纪律中护航乡村振兴,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答卷!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