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經驗材料
近年來,**市**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持續推廣運用組織共建、決策共商、優勢共揚、全民共股、社會共治、成果共享“六共”機制,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一、抓示範帶動,增強發展“驅動力”。始終堅持從村級發展大局出發,團結帶領本村黨員,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彙聚力量,培養出了一批講黨性、懂經營、善管理、能帶富的農村黨員,成爲帶動産業發展的“領頭雁”。近年來,**鎮**村從水産養殖基地和酸魚加工廠的謀劃、土地協調、施工、運營、銷售等各個環節,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和黨員先鋒作用,通過踏實苦幹,集體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并成功帶動能人大戶發展經果林1100畝,規模以上畜禽養殖場7家,讓閑置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每年帶動群衆務工100人次以上,增加了群衆收入。同時,**村各類産業競相發展,進一步拓寬**村産品與市場接觸渠道,提高了**農特産品的知名度,增加了投資者到**村投資興業的信心,提振了群衆參與發展的信心,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
二、抓資源整合,夯實産業“競争力”。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建強組織體系,延伸産業鏈條,搶抓發展機遇,積極争取政策資金,引進企業和培育緻富帶頭人,拓寬“源頭活水”,助力集體經濟項目落地落實。近年來,**鎮**村黨支部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通過黨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帶領村民緻富,多層次、多路徑、多形式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在400畝金絲李基地立體式套種了102畝南瓜,兼顧長期效益和短期利益,2022年,**村的金絲李産量超過了2萬斤,總産值10餘萬元。同時以“黨支部+專業合作社+大戶+脫貧戶”的發展模式,發展生豬代養,預計年出欄生豬6000頭。
三、抓經濟紅利,凝聚幹群“向心力”。全面推廣“六共”機制,将産業發展獲得的純利潤收益按照比例進行分紅,讓群衆共享産業發展紅利,實現村集體與農戶雙受益,切實增強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激發群衆内生動力。該縣***鎮**村大力開展“美化、綠化、亮化、産業景觀化”行動,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在村裏200多畝荒坡荒地裏種海棠、紅楓、桂花等觀賞樹種,實現村莊與産業融合發展,讓村中有景,景中是村,人在村中走,宛若畫中遊。現如今,該村有年出欄1000頭的生豬養殖場、規模化養牛場、360畝的黃精種植基地、100多畝茶園和200多畝多彩綠化苗木基地,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從負債到現在純收益結餘突破50餘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從之前的500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1.2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