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講稿:中國共産黨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百年曆程與經驗啓示

黨課講稿:中國共産黨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百年曆程與經驗啓示

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是不斷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實現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光輝曆史。始終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是中國共産黨久經磨難而不垮、曆經挫折而不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基本遵循和制勝法寶。全面回顧中國共産黨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百年曆程,總結其經驗,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譜寫和繪就新的更大的華彩篇章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

一、中國共産黨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百年曆程

1.一切爲了群衆,實現中國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初心使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将群衆路線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一切爲了群衆,在人民群衆的磅礴偉力下推翻了壓在勞苦大衆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中國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産黨成立初期,就在《中國共産黨第一個綱領》中要求一定要“把工農勞動者和士兵組織起來”,黨的二大通過的《關于共産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則進一步明确了“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衆裏面去”,這些論斷深刻闡明了中國共産黨爲了群衆、依靠群衆、融入群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十分關心農民,大到農民的土地、勞動問題,小到農民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都親自部署、親自過問、親自解決,在人民群衆磅礴力量的支援下,取得了多次反“圍剿”的勝利。抗日戰争時期,黨堅定認爲“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麽?是群衆,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衆”。對此,黨采取多種措施赢得了群衆的支持,如人民群衆踴躍參軍,開創出諸如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戰術方法,以不怕流血、勇于犧牲、保家衛國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将野蠻兇殘的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解放戰争時期,黨始終遵循人民意願,團結各方面民主人士和進步力量,建立起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打敗了裝備精良的國民黨反動派。

2.緊緊依靠群衆,實現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初心使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産黨始終以人民群衆根本利益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此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響應,迅速穩定社會、恢複經濟、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鞏固和發展了新生的人民政權。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産黨通過整風、整黨、“三反”“五反”運動等,繼續加強自身建設,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極大地增進了黨同人民群衆的聯系和感情。正如鄧小平所指出:“那個時候,黨和群衆心連心,黨在群衆中的威信比較高。”中國共産黨依靠人民群衆參與、配合和圍堵,迅速清除了國民黨殘餘反動勢力;憑借人民群衆的大力支持,兵源和物資源源不斷供應,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尊重和動員人民群衆,堅持自願互利、逐步過渡、和平贖買等政策方針,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大地上曆史性地建立起社會主義社會。

3.團結帶領群衆,實現中國人民生活小康的初心使命。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産黨通過加強自身建設、科學謀劃,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建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實現了中國人民生活小康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産黨沖破了“兩個凡是”錯誤思想的桎梏,重塑黨的核心領導,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切實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時代的要求”。基于此,中共中央制定實施《關于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決定從1983年下半年開始,用3年時間分期分批對黨的作風、黨的組織進行一次全面整頓,從思想、作風、紀律、組織等方面開展整黨整風,密切黨同人民群衆的聯系。總之,我們黨帶領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建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極大地激活和釋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生機活力,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向“富起來”的偉大轉折。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帶領人民群衆不斷加強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以生産力的快速發展、民生問題的妥善解決、國際影響的不斷增強赢得了全體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特别是在世界社會主義遭遇重大挫折的危急時刻,以江澤民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和捍衛社會主義,頂住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戰勝了百年罕見的洪水災害,妥善處置了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法輪功聚衆鬧事和南海撞機事件,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提前實現“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目标,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并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推向21世紀。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内外形勢日趨複雜,對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胡錦濤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審時度勢,把人民群衆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提升了服務人民群衆的能力和水平,在紮實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讓人民群衆獲得了更多實惠。

4.深度服務群衆,實現中國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新時代,中國共産黨勇于和善于自我革命,出台了多項方便于民、讓利于民、有利于民的改革舉措,不斷赢得人民群衆的信任和支持,帶領人民取得曆史性成就,推動中國人民完成由“富起來”向“強起來”的曆史飛躍。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将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爲黨的奮鬥目标。爲赢得人民群衆的衷心擁護,爲完成這一奮鬥目标,黨中央堅持刀刃向内進行自我革命,大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自2013年5月開始,中國共産黨在全黨範圍内相繼開展了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等整風整黨活動,将黨的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結合,全面實行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此外,爲赢得人民群衆的支持、信任和認同,黨中央以“我将無我,不負人民”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直面“兩個大局”和“四大考驗”的嚴峻挑戰,始終遵循人民群衆的需求和意見,瞄準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沖破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藩籬,不斷深化改革,敢于動奶酪、啃硬骨頭、闖險灘,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二、中國共産黨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經驗啓示

1.全面準确掌握内涵實質和主要精神,永葆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初心使命。鄧小平曾深刻指出:“我們黨所得到的巨大勝利,哪一項不是執行群衆路線的結果?”群衆路線,是我們黨奪取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項事業的偉大成就,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制勝法寶,必須永續傳承和弘揚好。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全面系統準确掌握群衆路線的内涵實質和核心要義,與新形勢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從而促使人民群衆形成巨大的思想偉力,産生無窮的物質力量,奪取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偉大勝利。新時代全面推進黨的群衆路線,引領廣大黨員深刻掌握群衆路線的豐富内涵,應着重做好“三個闡釋清楚”工作。一是從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出發,将人民群衆是曆史的創造者、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等群衆立場、觀點和方法,向廣大黨員闡釋清楚。二是從黨的性質和宗旨出發,将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永遠代表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等黨性原則和性質宗旨,向廣大黨員闡釋清楚。三是從建黨百年發展史出發,特别是結合當前黨領導人民開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踐出發,将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始終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是取得一切勝利的曆史經驗和根本方法,向廣大黨員闡釋清楚。在深入推進“三個闡釋清楚”過程中,全面、深入、系統地加以學習和審視,不僅能在理論層面上增強廣大黨員的思想自覺,而且能在實踐層面上切實增進黨同人民群衆的魚與水的感情、種子與土地的關系,實現将人民群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始終貫穿于工作的全環節全過程,不斷堅定黨同群衆過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的行動自覺性。

2.正确認識和把握主要矛盾,科學擘畫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實踐方略。毛澤東指出:“革命黨是群衆的向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道路決定命運,方向決定成敗。隻有把握住正确的社會主要矛盾,制定出科學的解決矛盾的實踐方略,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才能沿着正确道路走向成功。找到正确的社會主要矛盾,準确找到我們的敵人,十分重要且關鍵。但是,這絕非易事,我們黨曾有過慘痛的教訓。例如,20世紀50年代末,我們黨由于錯誤估計形勢,誤判了社會主要矛盾,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由經濟建設轉移到階級鬥争,導緻近20年經濟停滞不前,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危害,錯失了難以彌補的重要發展機遇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正确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帶領人民堅持改革開放,終于找到了一條40多年經濟始終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富民強國之路。在當前國内外“兩個大局”“四大考驗”和“四種風險”的多重考驗下,我們黨應緊緊圍繞新時代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胸懷人民利益進行謀篇布局,全面貫徹執行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兩步走”戰略,不斷推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應深入貫徹黨中央的這一重大決策部署,築牢“我将無我、不負人民”“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群衆立場和執政理念,結合各自工作實際,開展全面調查研究,深入分析實踐中遇到的各種矛盾的重要性、層次性及其内在關系,找準影響事業發展的長遠性、根本性的主要矛盾,制定出可操作、有實效的工作舉措,不斷增加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3.始終加強黨的建設,擦亮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政黨本色。習近平指出:“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于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中國共産黨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與黨的建設密切相關。百年來,中國共産黨把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作爲首要大事着手部署和推進,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這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和重要法寶。在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開啓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的奮鬥征程中,布滿荊棘和危險。對此,我們黨應該繼續堅持和強化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充分發揚黨内民主和黨外監督,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始終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氣不斷推進自我革命,才能保持永遠年輕,充滿生機活力,讓人民群衆堅定地同黨站在一起,同舟共濟,戰勝來自國内外的一切風險和考驗。我們黨堅持高标準、嚴要求,不斷與時俱進,堅持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始終牢記黨的初心使命,築牢黨的宗旨意識。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人民群衆的擁戴和認可,始終站在時代前列,集合全國人民的力量,朝着正确道路前進,指引人民群衆不斷取得成功,幹出轟轟烈烈的革命、建設和發展事業。

4.充分運用好互聯網,創新發展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時代内涵。百年來,中國共産黨經常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群衆,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謀求推動事業發展的智慧和力量,這是我們黨的重要優勢之一。新時代,互聯網不僅是人民群衆獲取信息、溝通交流的主要工具,而且是人民群衆生産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活動場域。對此,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要“創新互聯網時代群衆工作機制”,學會通過網絡走群衆路線,這是黨中央對新時代堅持和踐行群衆路線的新要求和新任務。習近平指出:“誰掌握了互聯網,誰就把握住了時代主動權;誰輕視互聯網,誰就會被時代所抛棄”。切實抓好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開展群衆路線,認真傾聽網民的意見,積極回應他們的現實關切,爲他們解疑釋惑、排憂解難,引領他們的思想,顯得尤爲關鍵和重要,直接關系黨和國家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态安全。具體而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要進一步增強認識,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工作中應将黨務政務資源數字化、信息化,不斷推送至手機客戶端、雲端;依托互聯網平台和工具,堅持在網上問需、問計于民,關心和愛護人民群衆,及時了解洞悉人民群衆的意願和想法,不斷堅持和推進黨的群衆路線時代化,讓它在互聯網上生根開花、發展壯大,在無形空間内凝聚起堅不可摧、促進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

資源下載
下載價格5 金币
VIP免費
支付後,可以直接下載word文檔資源,如果資源失效的話,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會修複的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檔下載,如果需要下載word文檔,請在評論區發評論,我們安排修複
0

評論0

請先
國企2025年黨建工作要點
國企2025年黨建工作要點
9分鍾前 有人購買 去瞅瞅看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