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勇于担责、敢于争先,全力以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乡村振兴专题微党课讲稿: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有之意
(3)、乡村振兴党课讲稿:乡村旅游在助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将发挥重要带动作用
(1)、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勇于担责、敢于争先,全力以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同志们,当前,全市上下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八项行动”,要求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场战役,坚决打赢打好。今天,我就围绕“勇于担责、敢于争先,全力以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个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一、学习的认识体会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学习,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果断决策的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旗定向、落地生根的结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局势和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为解决人类发展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一科学理论作为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是一个持续推进、常学常新、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根本。
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建设,实现乡村旅游地共建共享发展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下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发展面临利益分配不均衡、农户之间恶性竞争、贫富差距拉大的一些现实问题,此外,一些乡村旅游地的“沉睡闲置资产”利用率不高,如因外出务工闲置的房屋、荒芜的土地等资源,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新时期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发展思路,盘活乡村沉睡资产,引导全体村民以入股等形式参与到产业发展,让全体村民成为集体经济中的一员,通过股份分红、工资性收入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破除乡村旅游因无序发展而造成的矛盾冲突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如陕西的袁家村、山东的中郝峪村等知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进一步使得乡村闲置资产增值,为村集体创收、增收,更是实现了村民脱贫致富的目标。此外,它们通过创新股权管理方式,构建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保证了利益分配公平,进而缩小了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了乡村旅游地利益主体的共建共享,逐步走上了乡村共同富裕道路。中郝峪村和袁家村更是入选了《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和《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名单,为国际旅游减贫事业和乡村发展探索贡献了中国式范例和独特智慧。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多元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新方法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治理有效”目标,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乡村旅游地治理具有乡村治理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游客、居民、企业等多元利益主体的交互极易引发场域内的矛盾冲突,如主客矛盾、企业与居民矛盾、居民因利益分配之间的矛盾等,从而致使乡村旅游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复杂问题。维护乡村旅游地发展秩序,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在乡村旅游地的治理过程中,尤其面临乡村文化情境与现代企业制度冲突等棘手问题,首先应以法治为基础,充分发挥法治对各利益主体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另外,要发挥村民自治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商议和决策作用,维护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最后,要发挥乡贤等群体在乡村德治中的引领作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地的传统农耕文化和家风家训文化,发挥文化的教化作用,通过开展多样的村内文娱活动,加强利益主体间的沟通交流,协调主体间的关系,调和矛盾冲突。通过完善乡村旅游社区治理体系,凝聚场域内各方智慧,兼顾各方利益主体诉求,构建乡村旅游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创新机制,进而提升乡村旅游地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