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建黨精神高校專題黨課講稿:将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各位老師,同志們: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首次明确提出偉大建黨精神,并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産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産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争,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也爲新時代大學生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
一、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
偉大建黨精神的内涵意蘊曆久彌新,在新時代具有豐富的育人價值。偉大建黨精神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征程,同時爲新時代高校增強大學生志氣、骨氣、底氣提供了精神指引。
(一)有助于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立“以民族偉大複興爲己任”之志氣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引領黨的奮鬥方向,在偉大建黨精神中起着導向作用,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核心内容。信念的樹立以理想爲前提,理想的實現以信念爲基礎。回溯黨的百餘年曆史,創始人多是積極投身中國社會改造洪流的熱血青年,他們立足于苦難深重的國家,立志救民于水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之路。在馬克思主義引領下,他們樹立起共産主義理想,由此,中國共産黨在風雨飄搖中艱難誕生。共産主義理想支撐着中國共産黨人的脊梁,他們登山越嶺、披荊斬棘,在道路曲折、任務艱巨的情況下,堅持不懈地在爲共産主義奮鬥的光榮道路上前赴後繼。
理想是人們确立價值追求及人生歸屬的精神支柱。大學生群體正處于“三觀”确立的關鍵時期,在知識與心理層面都尚未成熟定型,容易受到外界錯誤思潮的誤導。這就需要高校講好偉大建黨精神,以革命先輩的事迹來培植大學生的紅色基因,把握好大學生所處的“灌漿期”,以飽滿的“精神陽光”和“思想水分”爲大學生提供充足營養,進而激勵其以正确的方向作爲引領、以崇高的信念作爲支撐,樹立遠大志向,明确奮鬥方向。
(三)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發揮好偉大建黨精神作用的重要載體,更是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途徑,高校應将偉大建黨精神的精華特質滲透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
1.将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活動。高校應當重視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的教育意義,依托黨在百餘年奮鬥曆程中的重大時間節點,精心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宣傳偉大建黨精神,通過多種途徑使偉大建黨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認知與行動,促使其知行合一。高校應積極優化校園文化活動,利用好校報、校刊、校園網及宣傳櫥窗等宣傳載體進行偉大建黨精神的宣傳,發揮宣傳輿論陣地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以濃厚的知識氛圍、愛國氛圍吸引大學生,進行教育、熏陶,在日積月累的浸潤中,在耳濡目染中,實現偉大建黨精神對大學生的影響。
2.将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景觀。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校史故事,賦予校内文化景觀以獨特鮮活的愛國内涵。以東北大學爲例,陳列于“一二·九”花園内的“一二·九”運動群雕就是一處兼具審美功能與教育功能的校園文化景觀。群雕再現了東北大學學子在“一二·九”運動中毅然行走在遊行隊伍前列的恢弘場景,這不僅是“自強不息,知行合一”校訓精神的形象解讀,更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各高校應當利用好校史館這一重要基地,在進行校史知識普及教育時引入時代背景,将黨史與校史緊密結合,幫助大學生更加真切直觀地體悟偉大建黨精神,促使大學生潤養心靈。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