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2023年上半年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一、履行黨建工作職責情況
(一)堅定政治立場,狠抓意識形态工作。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組織黨員幹部對黨的十九大、省市縣委全會精神進行專題學習,今年以來,召開中心組學習7次,舉辦專題講黨課7次、“院壩會”146次。嚴格落實黨管意識形态“四個責任”,牢牢掌握意識形态的領導權、主導權、主動權,召開意識形态專題黨委會4次、專題研判2次,開展轄區内黨組織意識形态全覆蓋專題督查2次。
(二)堅持問題導向,全力抓好整改落實。針對省委和縣委巡視反饋的存在問題,以及2022年黨建述職查找問題,鎮黨委高度重視,成立了問題整改領導小組,召開專題黨委會4次,就存在的思想認識、工作作風方面的問題全面進行安排部署,建立問題整改台賬,逐一落實責任辦所和責任領導,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時限,壓實整改責任。并自發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及幫扶單位,對12個村所有貧困戶進行全覆蓋交叉檢查,發現問題145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時加大督查力度,嚴肅處理整改不力機關幹部1人、村幹部5人,扣發考核獎金1500元。
(三)強化責任擔當,提升基層黨建質量。堅持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爲首要職責,督促班子成員強化“一崗雙責”責任落實,全年先後主持召開鎮黨委會26次,專題研究支部建設、村幹部隊伍建設、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等工作,帶隊深入村(社區)開展黨建專題調研23次。季度組織召開黨建工作會、“支書論壇”,聽取黨建工作彙報。堅持“專題化學習、經常化活動、導師化幫帶、制度化管理、前沿化實踐”的“五化”幹部培養機制,對全鎮35歲左右在家青年進行全覆蓋摸底調研,遴選村級後備幹部20名,開展爲期3天後備幹部培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整合各類資金120餘萬元,新建或改擴建活動陣地3個。
(四)突出黨建引領,彙聚脫貧攻堅合力。堅持“圍繞産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思路,投入資金450萬元,完成XX村桃李基地350畝、XX村楊梅基地320畝、XX村花椒産業基地500畝,修建溫氏養殖農場5個,預計可帶動230餘戶貧困戶脫貧緻富。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投入資金6500萬元,硬化村級道路100公裏,解決32戶飲水困難問題和320戶飲水不安全問題。穆村順利迎接全國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評估檢查。
(五)從嚴正風肅紀,營造良好政治生态。一是履職盡責,狠抓“兩個責任”落實。先後組織專題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4次、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宣傳7次、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5次、正風肅紀3次,處分黨員6人。二是加強效能督查,确保中心工作落實到位。組織對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進行專項督查4次,發通報4期,嚴格獎懲,實行加扣分制,加扣分值計入各村(社區)、鎮機關幹部年終目标考核綜合分值。三是守正創新,打響廉潔名片。創新開展“黨風廉政我來評”和“黨風政風齊趕場”活動,有力助推黨風廉政社會評價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
(一)黨建工作責任落實還不夠。雖明确了班子成員抓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但對黨建工作說得多、做得少,習慣通過召開會議、下發文件部署工作,在督查檢查上做得不夠深入,投入的時間精力不足,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現象。如紅岩村雖然通過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轉化,但是還是存在班子不夠團結現象。
(二)發展集體經濟辦法不多。全鎮村集體經濟點好面差、發展不平衡。多數非貧困村底子薄,再加上缺項目和資金投入,收入來源渠道單一,多數依靠山林承包、魚塘承包、自來水站等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22年集體經濟不足5萬元的有12個,占比100%,村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作用亟待增強。
(三)幹部隊伍培養力度不夠。村幹部年齡普遍偏大,學曆普遍偏低,部分村幹部崗位選拔“後繼無人”,村幹部後備人才培養不足,村官難選,村幹部存在“想幹的能力不足,能力夠的因待遇問題而放棄”現象。我鎮村(社區)幹部年齡50歲以上的有24人,占比24%,30歲以下僅6人,占比6%,在外務工人員對進入村幹部隊伍的意願不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強化問題導向,落實黨建工作責任。進一步強化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意識,堅持每季度召開黨委專題會研究部署黨建工作,推進廉政教育常态化。推行基層黨建例會制和協調會制度,調優配強黨建力量,做到層層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辦,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格局。
(二)強化點面結合,壯大集體經濟。利用好5個溫氏規模化養豬場,強化專業技術人才對接承包,預計可爲XX村、XX村、XX村各帶來集體經濟收入6.8萬元,爲XX村帶來集體經濟收入4萬元;并且大力發展花椒、桃李、楊梅種植,優化區域建設,提升品牌效益,爲集體經濟增收提供路徑,力争明年打破我鎮村集體經濟無10萬元記錄。
(三)強化人才培養,增強幹部隊伍後勁。繼續深入實施村級後備幹部“薪火計劃”,大力推行“試任職”,通過“五化”方式培養10名村級骨幹力量。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培訓力度,通過集體培訓、外出考察學習等方式對村幹部進行政治理論、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農村實用技術、電子商務和法律法規等方面培訓,全面提升村幹部綜合能力素質。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