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的彙報發言材料
教育事關千家萬戶,更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将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以優質均衡發展爲主線,以内涵特色爲重點,守正創新、真抓實幹,紮實推進“全域均衡、全段優質、全面發展、全優師資、全民滿意”的教育現代化建設,奮力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根據會議安排,現将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堅定立場、強化引領,牢牢把握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管教育原則,成立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黨政雙重領導分管教育工作,專題部署和推進“雙減”政策落實、教育改革發展等工作;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積極爲教育發展提供經費、項目、人力資源等各方面保障。嚴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探索建立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平台,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加強德育的理念融入興校辦學、教書育人各個環節,加強學生品德修養教育,促進優良品質形成,高标準高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充分發揮黨建的示範引領功能。按照“重點培育、分類指導、示範帶動、整體推進”的思路,全面系統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持續深化“‘心’征程·優教有我”黨建服務品牌建設,切實将黨建優勢轉化爲促進優質辦學、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
二、聚焦重點、精準發力,着力打造優質均衡的教育體系
優化完善教育布局。落細落實《*-*年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規劃》,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大力實施集團化、組團式辦學,切實解決結構性、局部性教育資源緊缺,加快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國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堅持教育優先,加大教育投入,“十四五”以來,先後投入近*億元,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所、高中學校*所,啓動實施新城實驗學校、實驗初中西校區、實驗小學新教學樓等新建項目*個。安排*多萬元,實施“互聯網+教育”建設工程,教育技術裝備水平加快向省一類标準邁進。促進教育協調發展。統籌抓好學前、義務、高中、職業、特殊五類教育,積極推進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國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工作。加快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全縣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公辦園覆蓋率達*%,省市優質園覆蓋率達*%。深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縱深推進集團化、組團式辦學,組建*實驗小學集團、*實驗初中集團,建立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發展聯盟*個,完成城鄉小規模學校合并辦學*所,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指标達标率*%、列*市第*名。推動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全面推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重點支持*中學創建“*省高品質示範高中”。促進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同步發展,加快*中專校“*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分院”創建步伐,特殊教育學校連續*年創成省級基礎教育内涵建設項目。
三、尊重個性、因材施教,着力構建全面發展的教育模式
深入推進“雙減”工作。嚴格落實“雙減”政策,堅持家校同向發力,進一步規範作業和考試管理,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完善“網格化”監管體系,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防止學科類培訓隐形變異、滋生蔓延。重視學生個性發展。積極教育引導老師注重學生個體化差異,及時發現學生特長,針對性開展教育教學,挖掘開發内在潛能,讓每個學生都擁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更加出彩的機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長規律,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育人體系,引導學校積極開展人文、體育、藝術、科技等社團活動,豐富學校文化生活。加強勞動教育和實踐教育,讓更多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着力培養學生向善向上的品格、明理合作的精神、勤奮堅毅的品質。做好學生健康管理。認真落實關愛青少年生命健康“潤心行動”要求,開齊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定期開展安全教育、應急演練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保障學生健康安全,努力讓每個學生都陽光、健康、幸福成長。
四、改革賦能、引培并重,着力鍛造愛教善教的教師隊伍
突出師德師風建設。大力發掘和宣傳師德典型,發揮好“以身邊人影響身邊人”的積極作用,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立教。常态化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行動,對教師有償補課、違法亂紀等師德違規行爲嚴肅查處、舉一反三,不斷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政策法紀觀念。深化教師隊伍改革。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導向,把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爲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引導教師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位學生。着力破題農村教師進城交流通道不暢問題,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加大城鄉教師交流力度,推動優秀教師和管理團隊向鄉村學校流動,實現優秀教育人才城鄉均衡分布。創新教育人才工作。一方面,加強緊缺學科師資招引,啓動高層次人才培養優師計劃,出台相關實施意見,加強資金保障,建立健全人才培養信息庫和優良的選人用人機制;另一方面,開展強基、“*考核”、名師培養等工程,加強優秀教育人才的評選和考核,培養一批教育領軍人才,推動新教師、年輕教師快速成長。
彙報完畢,謝謝。
評論0